金属材料在某些环境介质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大部分表面不发生腐蚀或腐蚀很轻微,但在表面的微小区域内,出现蚀孔或麻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蚀孔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小孔状腐蚀坑。这种现象称为点腐蚀,亦称为点蚀、小孔腐蚀、孔蚀。
点蚀几何形态上构成了大阴极小阳极的结构,致使蚀孔的阳极溶解速度相当大,能很快导致腐蚀穿孔破坏。此外,点蚀能够加剧其他类型的局部腐蚀,如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开裂、腐蚀疲劳等。
点蚀多发生在表面易钝化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铝及铝合金等)或表面有阴极性镀层的金属.当钝化膜受到破坏。膜未受破坏的区域和受到破坏已裸露基体金属的区域形成了活化一钝化腐蚀电池,钝化表面为阴极而且面积比膜破坏处的活化区大得多劫腐蚀就向深处发展而形成蚀孔。
点蚀发生于有特殊离子的介质中一例如卤素离子对不锈钢引起小孔腐蚀敏感性的作用顺序为CI> Br > I,另外也有C104和SCN等介质申产生小孔腐蚀的报道.这些特殊阴离子在合金表面的不均匀腐蚀,导致膜的不均匀破坏。
所以溶液主存在活性阴离量是发生点蚀的必要条件。
检测项目 | 检测标准 | 检测周期 | 送样要求 |
点腐蚀 | ASTM G48 method A | 5个工作日 | 1.≥25*50*(2~6)mm; 2.推荐72h,可协商 |
GB/T 17897-2016 | 5个工作日 | 1. 表面积≥10cm2 2. 建议(30~40)*20*(1.5~5)mm 3.推荐24h,可协商 | |
JIS G0578:2000 | |||
点蚀评价 | GB/T 18590-2001 |
Copyright © 2017-2024 江苏隐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1030923号-2 苏公网安备32020502001473 技术支持:迅诚科技